日期:2019-04-08
2019年4月6日15时至17时,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应邀在本所作了《关于治学的几点体会》的主题讲座,讲座由岳谦厚教授主持,众多师生前来参加。
岳谦厚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王晓德教授的学术经历。王晓德教授先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、湖北大学和南开大学,在南开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,1993年获得南开大学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,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,2012年入选“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”。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王晓德教授对大家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,向大家分享了他数十年来的治学体会,认为作为一名学者,必须要过“四关”:一是选题关,如何选择一个能够在学术界产生影响的题目。他以自己曾经的两次选题“关于南北美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”和“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”的经验为例,认为不宜选择难以操作的太大的题目。选题应遵循三个要点,其一是很少有人做过的题目;其二是重要题目但没有人愿意做的;其三是老题新作,已经做过的题目要有所突破;二是研究方法关,选题确定后如何开展研究。历史研究要坚持“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”的原则,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。王教授说:“选择文史哲就是选择了寂寞,聪明人下笨功夫才能做出成就”;三是语言关,怎样学会写文章。王教授认为,语句通顺、逻辑严谨是写文章的必然要求,于起承转合之处方显写作功底。写作能力对于研究人文学科的人来说尤为重要,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。他还向我们分享了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两篇作文,其文笔优美,令人赞叹不已,以此勉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。另外,研究学问应该尽可能努力学习外国语言,这样才能利用外国资料,开阔学术视野,做出优异的成绩;四是表达关,作为一个教师要把课讲好,发表有用的文章。王教授数十年来笔耕不辍,著作等身,多部著作获得重量级奖项,闲暇之余还撰写了九十多万字的回忆录。他说:“用文字记录下个人在国家大变革和转折中的经历,本身就是生命的延续。”令人感动。
王教授还和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,向青年学子提出了宝贵建议,“不管做什么事,都要树立一个目标,这个目标要看得见,通过努力可以达到。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。”先生金玉良言,学子受益匪浅。
最后,岳谦厚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,他非常赞同王教授所讲的内容,再次强调选题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,教导我们研究历史要有宏大的视野,不可画地为牢,坐井观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