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5-12-13
本所讲师赵莹论文入选由台湾“中央”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主办的“2015年明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,并于2015年12月9日赴台参加会议。
2015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
議程
第 一 會 議 室
2015.12.10 (週四Thurs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15-10:45 第一場Session 1.1
|
清代的物質消費與觀念變遷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賴惠敏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雲 妍(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 |
十八世紀中國官紳的私人物品與文化收藏——1782年閩浙總督陳輝祖的家產清單研究 |
賴惠敏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、巫仁恕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|
巫仁恕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乾隆朝地方物品消費與收藏的初步研究:以四川省巴縣為例 |
|||
阿 風(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清代徽州人的日常消費——以徽州文書為中心 |
|||
Margherita Zanasi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History,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) |
Luxury and Frugality: County’s Level Prescriptions of Consumption in Qing China 奢侈與節約:清朝時期的縣層觀念 |
|||
10:45-11:0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1:00-12:30 第二場 Session 1.2 |
清代社會資訊與知識傳播中的媒介與人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錢 雲(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博士生) |
陳 喆(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 |
1700年巴黎外方傳道會上教宗書與「禮儀之爭」在法國 |
錢 雲(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博士生)、 陳 喆(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、鄭冰瑜 (Ph.D. Candidate, History Department, Princeton University)、 趙 瑩(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近代中國研究所講師) |
|
鄭冰瑜 (Ph.D. Candidate, History Department, Princeton University) |
Manchu Experts and the Pedagog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in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Qing China |
|||
趙 瑩(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近代中國研究所講師) |
光緒初年「丁戊奇荒 」中《京報》議介傳播的國際影響 |
|||
蔡燕梅(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修士) |
明末清初尺牘選本中的文人交遊網絡 |
|||
12:30-13:3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30-15:00第三場 Session 1.3 |
滿蒙藏文地圖中的大地肖像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烏雲畢力格(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) |
烏雲畢力格(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) |
清代蒙古手繪地圖及其歷史地理學價值 |
烏雲畢力格(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)、承 志(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准教授) |
|
才讓加(中國西藏自治區檔案館編譯研究室主任) |
清代西藏《多康地區地圖》的繪製及其特點 |
|||
烏雲格日勒(中國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研究員) |
地圖所見清代-民國蒙旗政治地理變遷——以紮魯特二旗為例 |
|||
承 志(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准教授) |
《皇輿全覽圖》東北大地測繪考——以滿文檔案為中心 |
|||
15:00-15:20 |
茶敘Tea Break |
15:20-16:50第四場 Session 1.4 |
明清運河的城鎮發展與行旅文化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王鴻泰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Luca Gabbiani(Associate Professor, EFEO, Paris) |
A Wilderness of Marshes? The Late Imperial Shandong Grand Canal and Its Urban Communities as Seen by Travelers 荒澤之野?──過客眼中的明清山東運河城鎮 |
衣若蘭(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 |
|
邱仲麟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上京趕考──明清旅行史的一個側面 |
|||
陳熙遠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從江湖到廟堂:明清之際臨清保標考 |
|||
簡錦松(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兼韓國研究中心主任) |
現地研究下由明代大運河行程看屠隆夜行的經驗意義 |
|||
16:50-17:00 |
休息 Break |
|||
17:00-18:30 第五場Session 1.5
|
Making Things Visible: Networks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Canton Trade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陳國棟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施靜菲(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) |
The Channel for New Crafts: Bright Colours of Canton Enamelware |
陳國棟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|
唐 慧 (Ph.D. Candidate, The Global History and Culture Center, University of Warwick) |
‘The Finest of Earth’: Enamelled Porcelain Trade at Canton 1729-1742 |
|||
Roslyn Lee Hammers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Fine Arts,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 |
Trading Places: Images of Chinese Farmers Working Overseas |
|||
Yeewan Koon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Fine Arts,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 |
Marketing Memories: Nostalgia in 19th Century Export Painting |
2015.12.11 (週五Fri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00-10:30 第六場Session 1.6
|
明清江南的政治變動與社會發展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馮賢亮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 |
張海英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 |
明清政府對雙林鎮的管理 |
張海英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、馮賢亮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、黃敬斌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、王志明(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教授) |
|
馮賢亮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 |
明末清初江南的政治與社會——以《武塘野史》的記述為中心 |
|||
黃敬斌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 |
郡邑之盛:明清松江的城市形態與經濟職能 |
|||
楊 茜(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 |
聚落與家族:明代紫隄村的權勢演替與地域形塑 |
|||
10:30-10:5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0:50-12:20 第七場 Session 1.7 |
明清時期的山西區域社會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邱仲麟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胡英澤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) |
宗藩與宗教:明代山西宗藩的宗教活動與地方社會 |
胡英澤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)、張俊峰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)、周 亞(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)、李 嘎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) |
|
張俊峰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) |
明清山西水利社會中的「大姓望族」 |
|||
周 亞(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) |
誰主沉浮:明清以來汾河流域的水利秩序 |
|||
李 嘎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) |
水域空間與城市生活:明清民國時期山陝黃土高原城市中的公共水域 |
|||
12:20-13:2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20-14:50第八場 Session 1.8 |
醫療與社會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張哲嘉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陳秀芬(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 |
徐渭的狂與病:一個理解晚明社會的新取徑 |
||
馮玉榮(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) |
上醫醫國:一位晚明醫家日常生活中的醫療與政治 |
|||
蔣竹山(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 |
藥物、商業與文化相遇:明清時期《燕行錄》中的中朝醫事交流 |
|||
林宜蓉(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) |
妖異、魑魅與鼠孽──明清易代攸關家國之疾病隱語與身分認同 |
|||
張雪洋(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) |
明清之際的歐洲中醫研究 |
|||
14:50-15:1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10-16:40第九場 Session 1.9 |
文化與建構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黃克武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) |
陳 瑤(廈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) |
船差與宗族——明清以來湖南漣水陳氏宗族的建構 |
||
Canton, Jose A. (Ph.D. Student, University of Granada, Spain) |
Opium Poppy And Opium in the Global Spread of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China: The Case of Ming Dynasty (1368-1644). |
|||
五味知子(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) |
清代審判史料當中的鞋子:性別和規範 |
|||
羅曉翔(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) |
歷史、文本與記憶之建構:以無錫顯應橋事件為中心 |
|||
唐欣玉(重慶郵電大學外語學院講師) |
「普救主」、「國民母」與「女國民」:南丁格爾(Florence Nightingale)在晚清的形象再造 |
第 二會 議 室
2015.12.10 (週四Thurs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15-10:45 第一場Session 2.1
|
近世漢文/圖像的東亞流轉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廖肇亨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 |
金文京(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教授) |
十八世紀朝鮮燕行使、通信使與中日文人之交流 |
廖肇亨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 |
|
沈慶昊(韓國高麗大學漢文學科敎授) |
朝鮮後期對明清文學與學術思想的選擇性接受 |
|||
毛文芳(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) |
畫像禮物:盛清及朝鮮文人交遊墨緣一隅 |
|||
郭 劼(美國南卡羅萊那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比較文學副教授) |
明清及江戶時代艷情作品之繼承與回傳:以《春夢瑣言》為例 |
|||
10:45-11:0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1:00-12:30 第二場 Session 2.2 |
戰亂時期的典範再創造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曹淑娟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 |
王學玲(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) |
從以杜甫詩入帖論仕清後之王鐸及其書寫 |
王學玲(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)、許暉林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)、李 瑄(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)、Corey Lee Bell (Ph.D. Candidate, University of Melbourne, Australia) |
|
許暉林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) |
難以歸類的遺民:明遺民董說再探 |
|||
李 瑄(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) |
袁宏道著作的刊刻流傳與其文壇影響力的擴張 |
|||
Corey Lee Bell (Ph.D. Candidate, Faculty of Arts, University of Melbourne, Australia) |
初探清初遺民僧團詩論對朱熹?動靜互涵?觀念的容納與轉化 |
|||
12:30-13:30 |
午餐Lunch Break |
13:30-15:00第三場 Session 2.3 |
複製:明清視覺文化中的媒材、風格與視覺性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林麗江(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) |
賴毓芝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與元本不爽錙銖:點石齋之書畫複製事業 |
馬孟晶(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歷史研究所合聘副教授)、梅韻秋(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) |
|
盧慧紋(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) |
Ancient Monuments Re-envisioned: Antiquarian Aesthetics and Transmedia Narratives in Nineteenth-Century China |
|||
王靜靈 (Curator of Ancient Chinese Art,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,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) |
Dutch Images in a Chinese Woodcut: An 18th Century Chinese Suzhou Print and Its Personal, Domestic and Global Context |
|||
王廉明(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學研究所中國美術史教席助理教授) |
Painted or Printed? Crossing Pictorial Boundaries in the Narratives of Ming-Qing Export Porcelain |
|||
15:00-15:2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20-16:50第四場 Session 2.4 |
Submitting to the Throne: Writing for the Imperial Gaze in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Reigns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劉瓊云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) |
Ariel Fox (Assistant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, University of Chicago) |
Plays of Heavenly Peace: Negotiating the Immortal and the Imperial in a Palace Edition of Taiping Qian |
劉瓊云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) |
|
曹官力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《長生殿》的清宮重現:論洪昇的創作意識與民間伶官的進呈改寫 |
|||
Einor Keinan-Segev (Ph.D. Candidate,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sations, Harvard University) |
Fit for an Emperor? Qianlong and the Paradox of Waterborne Spectacle |
|||
張淨秋(首都醫科大學講師) |
清代宮廷演劇文本類型芻議 |
|||
16:50-17:00 |
休息 Break |
|||
17:00-18:30 第五場Session 2.5 |
文藝傳播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胡曉真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) |
李嘯非(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) |
書中的「主人像」:環翠堂與十六世紀書籍中的圖像消費 |
||
潘汝端(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) |
大小牌:一類流傳在臺灣與日本傳統音樂中的明清歌樂遺響 |
|||
徐 芃 (Assistant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,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) |
Finding the “Singing Hermit”: A Case Study of Commercial Drama Publishing in Early Seventeenth-Century China |
|||
蕭麗玲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,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of Chapel Hill) |
Picturing Music: Min Qiji’s Illustration of “Yingying Listens to Zither” for Xixiang Ji |
|||
羅莞翎(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歷史學科比較文化史學研究室博士生) |
江戶時期明清艶情小説之傳入及其閱讀性質——以《如意君傳》和刻本、通俗本、考證本為例 |
2015.12.11 (週五Fri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00-10:30 第六場Session 2.6
|
書籍環流與知識互動——近代中日士人的西學閱讀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潘光哲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韓承樺(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詞彙、概念的相遇和互釋:晚清時際的「群學」和「社會學」 |
韓承樺(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)、陳建守(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)、宋 雪(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)、葉楊曦(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候選人) |
|
陳建守(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從「啟蒙」到「啟蒙運動」:近代中國“Enlightenment”的概念史 |
|||
宋 雪(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) |
西學閱讀與清學復古——清末民初「文藝復興」比附下的學術互動 |
|||
葉楊曦(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候選人) |
書籍環流與知識轉型——以岡千仞漢譯西史為中心 |
|||
10:30-10:5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0:50-12:20 第七場 Session 2.7 |
明淸文學與朝鮮文學的交涉樣相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金文京(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教授) |
鄭雨峰(韓國高麗大學國文學科敎授) |
19世紀朝鮮文人對《呻吟語》的受容及其意義 |
金文京(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教授)、曾天富(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教授) |
|
曾天富(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教授) |
明清擬話本小說與韓國開化期新聞連載小說的關係研究 |
|||
朴英敏(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硏究敎授) |
朝鮮後期才女的寫作活動與明清文人的影響 |
|||
朴京男(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HK敎授) |
16-17世紀明朝和朝鮮文人王世貞與金昌協的《史記》理解 |
|||
12:20-13:2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20-14:50第八場 Session 2.8 |
翻譯、重寫、想像:晚清文學的文化交流和融匯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童元方(東海大學講座教授暨文學院院長) |
汪詩珮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) |
擇選眼光、翻譯視角、域外想像:從晚清漢學家的中國戲劇書單說起 |
童元方(東海大學講座教授暨文學院院長) |
|
余文章(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) |
從《霍小玉傳》到《黃衫客傳奇》:論陳季同的中國文化性別觀 |
|||
潘少瑜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) |
晚清時期的西洋情書翻譯及其影響:以〈古情書〉和通俗言情小說為例 |
|||
張雅媚(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) |
索隱有道──十九世紀《神仙通鑑》的中西閱讀史 |
|||
14:50-15:10 |
茶敘Tea Break |
15:10-16:40第九場 Session 2.9 |
圖像與詩文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王正華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黃莘瑜(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副教授) |
化機:草木類譜錄中的蟲魚鳥獸 |
||
杜 娟(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) |
從明代書畫題跋與著錄看上層士大夫階層的書畫鑒藏活動——以王世貞、嚴嵩為例 |
|||
王建國(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) |
清初臺灣堂構園林書寫之時代語境──兼論臺灣八景詩的濫觴 |
|||
張寅彭(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) |
《隨園詩話》「古英雄初無大志」說與乾嘉時期士的詩生活 |
|||
王鵬惠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) |
眾聲喧「畫」:《欽定書經圖說》的苗蠻圖繪 |
遠 距會 議 室
2015.12.10 (週四Thurs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15-10:45 第一場Session 3.1
|
勝國議論與追憶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鍾彩鈞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 |
洪麗珠(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) |
明人對勝國人物的議論與追憶 |
鍾彩鈞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 |
|
林勝彩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人員) |
清初浙西遺民理學的流衍──以「楊園學派」為中心 |
|||
徐維里(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文與文化系博士生) |
元明易代名僧的士人化與政治化 |
|||
楊正顯(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) |
「明亡之因」的追論與議定 |
|||
10:45-11:0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1:00-12:30 第二場 Session 3.2 |
經學和西學之碰撞與對話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林月惠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 |
潘鳳娟(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) |
翻譯「聖人」:馬若瑟與韓國英的比較經學 |
林月惠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、潘鳳娟(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)、徐光台(清華大學通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教授) |
|
魏綵瑩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) |
當經學碰上西學:廖平的災異觀與近代今文學史上的意義 |
|||
曹 琦(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丁韙良《天道溯原》引儒經探析 |
|||
徐光台(清華大學通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教授) |
十七世紀傳統自然知識辨偽者熊明遇(1579-1649) |
|||
12:30-13:30 |
午餐Lunch Break |
13:30-15:00第三場 Session 3.3 |
晚明清初理學與史學的對話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李紀祥(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 |
陳 暢(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) |
在性理學與經史學之間——論劉宗周「物即是知,非知之所照」格物思想及黃宗羲之闡發 |
李紀祥(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、陳 暢(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)、朱浩毅(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)
|
|
許佩玉(宜蘭大學國文組兼任助理教授) |
王門心學視閾的外延與傳承──由泰州學派道經觀談起 |
|||
黃聖修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) |
國史之傳:中晚明官私修史中的「儒林」纂述 |
|||
傅范維(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 |
《明史》折射出的「東林」圖像 |
|||
15:00-15:2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20-16:50第四場 Session 3.4 |
明清佛教的多元開展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陳玉女(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 |
柳幹康(日本學術振興會海外特別研究員) |
永明延壽形象的變遷 |
柳幹康(日本學術振興會海外特別研究員)、吳孟謙(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)、簡凱廷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) |
|
吳孟謙(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) |
明代伏牛山鍊磨法門考論 |
|||
簡凱廷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) |
月川鎮澄及其《攝大乘論修 釋》研究 |
|||
楊 煦(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候選人) |
十六至十八世紀藏傳佛寺之「都綱法式」在華北與蒙古的本地化再造 |
|||
16:50-17:00 |
休息 Break |
|||
17:00-18:30 第五場Session 3.5 |
理學與教化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黃進興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) |
陳時龍(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聖諭的演繹——明清士大夫對太祖六諭的詮釋 |
||
吳銘輝(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) |
驗幽覈明——論王廷相的鬼神觀 |
|||
王 健(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毀欲何為?——明代嘉靖朝毀淫祠問題研究 |
|||
楊自平(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主任) |
黃宗羲《易學象數論》新探 |
|||
李慶龍(韓國霞穀學硏究院院長) |
韓國鄭齊鬥(1649-1736) 的心學思想與陽明學辯護 |
2015.12.11 (週五Fri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00-10:30 第六場Session 3.6
|
「文本」與重塑:政治文化與明清史的歷史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林志宏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) |
郭嘉輝(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項目員) |
再論太祖——《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》中的「敕」、「序」考析 |
林志宏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) |
|
戰蓓蓓(倫敦亞非學院漢學博士候選人) |
禮典與政事——《皇明典禮》之性質及其所內涵的建文朝皇家構造理念 |
|||
莊興亮(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論《皇明通紀》中的明代宗藩「篡統」問題 |
|||
區志堅(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) |
民族語境下「再生產」的知識:抗戰時期中國學者整理明清史料的意蘊 |
|||
10:30-10:5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0:50-12:20 第七場 Session 3.7 |
經解的變異:明清思想詮釋的新視角書寫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楊儒賓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 |
楊儒賓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 |
王船山論「形而上」 |
楊儒賓(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、林啟屏(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 |
|
魏月萍(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) |
悟道之機:晚明儒者「屢空」、「屢中」的詮釋特色 |
|||
林啟屏(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) |
「夫子自道?」:以明清解者對於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」章的討論為中心 |
|||
呂妙芬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) |
聖人處兄弟之變:明清儒者對《孟子》舜象故事的討論 |
|||
12:20-13:2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20-14:50第八場 Session 3.8 |
宗教文化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謝國興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) |
談生廣(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) |
從《蓬萊仙弈圖》看明代中後期江南文人的道教信仰和對於道教傳說的圖像建構 |
||
王坤利(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生) |
明清時期漳州地區的「三公」信仰與地方社會文化 |
|||
蔡濬廷(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) |
不信與不迷:舊題郭璞《葬書》在明末清初至清中葉的反響 |
|||
高振宏(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學人員) |
太乙月孛法研究──從道教經典到通俗文學 |
|||
孔 勇(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生) |
清代皇帝祭孔與衍聖公陪祀之制研究 |
|||
14:50-15:1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10-16:40第九場 Session 3.9 |
知識與交流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祝平一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郭 亮(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副教授) |
風景與透視:耶穌會製圖圖示對晚明時期國家景觀之影響 |
||
白莉民 (Senior Lecturer,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,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, New Zealand) |
清初文人的生存環境、機遇與命運──以梅文鼎(1633-1721) 和金埴 (1663-1740) 為中心的考察 |
|||
張 瓊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History, Wake Forest University) |
Catching the Phantoms in the Sky: New Discourses on Qi and Wangqi in the Fang School |
|||
伍 國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History, Allegheny College) |
The Rise of Han Learning and Confucian Intellectualism in Late Qing Guizhou |
|||
新居洋子(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研究員) |
十八世紀入華耶穌會士所撰寫的中國古代史:其思想特徵及意義 |
臺 史所 802 會 議 室
2015.12.10 (週四Thurs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15-10:45 第一場Session 4.1
|
明清社會文化和行政機制對法律運作的影響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邱澎生(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) |
尤陳俊(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) |
明清基層官僚體制運作的變化趨勢與「健訟之風」的內在關聯 |
邱澎生(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) |
|
陳惠馨(政治大學法學院專任教授) |
從《刑案匯覽》看清朝官吏制度的運作 |
|||
Thomas Buoye(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epartment Chair, Department of History, University of Tulsa) |
Elite Ideals and Ethnic Sovereignty: The Ideological Predicament of Qing Criminal Justice 菁英理想與滿族威權:清代刑事法的意識形態困境 |
|||
潘敏德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History, Osweg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) |
天理抑或情理:論「理」在清代刑事審判中所起的作用 |
|||
10:45-11:0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1:00-12:30 第二場 Session 4.2 |
明清時期海外華人社會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康培德(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兼主任) |
康培德(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兼主任) |
十八、十九世紀巴達維亞華人對殖民地行政體系的文化認知賦予與重塑:以《公案簿》中的外來語為例 |
康培德(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兼主任)、查 忻(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)、李毓中(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) |
|
查 忻(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) |
十七至十八世紀之巴達維亞華人美色甘──以《荷印告令集》為中心的考察 |
|||
沈玉慧(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) |
清代往來於中日兩國間的久米村人 |
|||
李毓中(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) |
為虎作倀:以1644年菲律賓卸任總督「留審」案中的華人控訴為例 |
|||
12:30-13:3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30-15:00第三場 Session 4.3 |
法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:從明清律例修訂出發的觀察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鄭振滿(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) |
吳靜芳(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) |
當醫療進入法律:清律「原毆傷輕,因風身死」例的成立與變化 |
邱澎生(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) |
|
李仁淵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) |
從成化年間走私相關律例的變化看明代中葉的沿海秩序與官方回應 |
|||
曾美芳(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) |
監守盜與枉法贓:明清倉庫管理與地方社會 |
|||
李朝凱(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) |
禁海與封山:律例形塑下的清代台灣法律空間 |
|||
15:00-15:2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20-16:50第四場 Session 4.4 |
明清西南地區的治理與控制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連瑞枝(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) |
張 寧 (Associate Professor,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, University of Geneva) |
清代苗疆控制中的苗例研究:以整飭跨省人口交易為例 |
連瑞枝(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)、汪前進(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二級研究員) |
|
汪前進(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二級研究員) |
《殿粵要纂》:明代萬曆年間廣西兵力佈局與民族分佈圖 |
|||
毛傳慧(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) |
清代蠶桑政策在西南地區的推廣 |
|||
姜照中(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) |
雲土固邊:晚清雲南鴉片產銷研究 |
|||
16:50-17:00 |
休息 Break |
|||
17:00-18:30 第五場Session 4.5 |
身分與次序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劉錚雲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 |
任建敏(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) |
移居、守隘與招墾——明清廣西桂林族群的立籍敘事 |
||
吳佩林(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) |
有序與無序之間:清代州縣衙門的分房與串房 |
|||
孔令偉(哥倫比亞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聯合項目博士生) |
國法與教法之間:清朝前期對蒙古僧人的禁限及懲處──以《理藩院滿蒙文題本》中蒙古僧人坐罪案例為核心 |
|||
蔡名哲(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 |
盛京內務府檔案中的旗人身分 |
|||
陳玉美(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) |
番割在邊區社會的角色與法律處置:以乾、嘉、道年間發生的案例為分析 |
2015.12.11 (週五Friday)
時間Time |
議程Agenda |
|||
9:00-10:30 第六場Session 4.6
|
區域社會史視角下的鹽與地方社會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黃國信(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副主任) |
葉錦花(蘭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) |
制度變革與百姓「套利」——明中後期福建泉州鹽場地區一族多籍多役現象研究 |
黃國信(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副主任) |
|
李曉龍(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 |
清代鹽場家族的賦役分配與運作實態——以廣東靖康場鳳岡陳氏為例 |
|||
徐靖捷(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社會學系講師) |
清代兩淮鹽場的蕩地管理——以鹽場和州縣為中心 |
|||
黃凱凱(廣東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生) |
清代四川鹽稅與地方行政——專商引岸制度下「鹽課歸丁」問題研究 |
|||
10:30-10:5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0:50-12:20 第七場 Session 4.7 |
清代財經史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李今芸(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主任) |
烏仁其其格(內蒙古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) |
清代四柱清冊檔案中的蒙旗經濟與管理 |
李今芸(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主任)、烏仁其其格(內蒙古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)、寶音朝克圖(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)、賴惠敏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) |
|
寶音朝克圖(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) |
晚清喀爾喀四部屯牧賦役研究 |
|||
張繼瑩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) |
偏重之累:乾隆朝對耗羨歸公的再改革 |
|||
王振忠(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) |
清代祁門「安茶」之運銷及相關問題研究 |
|||
12:20-13:20 |
午餐Lunch Break |
|||
13:20-14:50第八場 Session 4.8 |
帝國內與外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許文堂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阮友心(前越南史學院圖書館館長) |
越南從十五世紀至十九世紀國史編撰情況 |
||
武維綿(越南史學院越南中古代史研究室主任) |
關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越南北部村社組織管理中的鄉約 |
|||
張 建(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 |
內監梁九功與康雍之際的儲位鬥爭 |
|||
馬德斌(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)、袁為鵬(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室研究員) |
The Use of Copper and Silver in Norther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Opium War: Evidences from Tong Taisheng Account Books (1800-1850) |
|||
魏文享(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) |
晚清江南製造局的財務奏銷與管理 |
|||
14:50-15:10 |
茶敘Tea Break |
|||
15:10-16:40第九場 Session 4.9 |
交通與衝突 |
|||
主持人 Chair |
發表人 Presenter |
題目 Title |
評論人 Discussant |
|
詹素娟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 |
劉詩古(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 |
明代鄱陽湖區的漁課制度及其演變——以《嘉靖二十一年都昌縣漁米課冊》為中心 |
||
陳賢波(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) |
《三省備邊圖記》所見隆慶年間閩廣的海寇經略 |
|||
周 琳(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) |
暴力與城市商業秩序──清代乾嘉道時期《巴縣檔案》中的重慶腳夫幫 |
|||
周 健(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) |
庫儲與漕務:道咸之際江蘇的漕糧海運 |
|||
李 洋(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 |
再論1874年的日本出兵臺灣事件──基於海軍史的考察 |
来源: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,授权发布。